本帖最后由 史蒂夫范 于 2014-10-9 09:57 编辑
作者:水中莣忧草
坛子里有不少关于戊二醛的文章,相信不少人都没有耐心读完一篇冗长的文章,对于戊二醛也存在些许误解。下面小弟就以文配画的形式,和大家一起探秘戊二醛 (漫画画得不好,见谅)
一、戊二醛的身世与基本性质
大家都知道戊二醛最初不是被我们用来干那挡子事的,若干年前被无意引入水族界,它其实是第三代化学消毒剂,但因使用计量大导致的价格问题,所以无法普及,先已逐步被第四代二氧化氯取代。
戊二醛的纯品是浅黄色澄清油状液体,有醛味(腐烂水果味),不仅具有刺激性还有毒哦.
较纯的戊二醛会被氧气氧化为戊二酸。
戊二醛在酸性条件中较稳定,因此大家买的戊二醛溶液全都是酸性溶液。
大家买戊二醛时会附带一小包活化剂,实际上就是碳酸氢钠粉末,用于提高PH值,使其活化。但制戊二醛的商家不是专门给我们水族业做的,所以只有当单纯用戊二醛溶液消毒时才需要使用活化剂。我们在将戊二醛加入草缸时,戊二醛的作用效果只取决于作用环境(草缸的水)。因此,自然不必加喽。
二、影响戊二醛作用效果的因素
除了上文提到的ph值(越高效果越明显)之外大致还有以下几点: 1、时间和浓度。这个很容易理解,时间越长,浓度越高自然效果越好。但9个小时后戊二醛会被完全分解。
2、硬度:越高效果越差。 3、温度
温度越高活性越强,低于4摄氏度时几乎无效果。下面来谈谈戊二醛的功用之一-------作为碳源
三、碳源?非碳源?
**的水族商家将戊二醛专门制成水族商品时,起了一个名字----神奇有机碳。然而戊二醛真能作为有机碳被水草吸收嘛?
首先,我们来搞清几个概念:自营性生物,异营性生物,混合营养生物。什么是自营性生物呢?是指只能利用无机碳源(CO2,碳酸根,碳酸氢根...)的生物,比如大部分植物。
异营性生物恰恰相反,是指只能利用有机碳源的生物,所有的动物都是的。而混合营养生物则是以上两者的综合体,即既能利用有机碳源又能利用无机碳源的生物。水草中个别食虫的狸藻,挖耳就属于这类哦。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水草属于自营性生物,只能利用无机碳源,所以说戊二醛能作为碳源直接被水草利用的,实在不足为信。 但用过戊二醛的兄弟都知道戊二醛能促进光合作用(水草冒泡),那么戊二醛是怎么被水草利用的呢?我们来看看戊二醛的分解:
有氧时,被微生物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系列反应式如下(懒得看的可直接跳过):
OHC(CH2)3CHO+O2=HOOC(CH2)3COOH
HOOC(CH2)3COOH+2O2=(CH2O)3+2CO2+H2O
(CH2O)3+3O2=3CO2+3H2O----------可能发生
戊二醛在无氧条件下则代谢为戊二醇
可以看出,水草利用的是戊二醛在有氧条件被微生物分解产生的CO2。其实这原理同酵母加糖类似,只是操作简便罢了。那么为什么只有戊二醛才能在草缸使用呢?
原因有以下几点:
1、分解速率(生物半衰期)与水草光合作用的速率基本吻合。如果分解太快,CO2一下就逃逸到空气中了而来不及被水草吸收,太慢亦不可。
2、分解后的产物无毒,不然鱼和草都挂掉了。
3、能有效除藻
四、除藻的背后
戊二醛被用来除藻大概是草友们最常提到的,那么它是怎么高效而有选择性的(对大部分水草无害)完成任务的呢?
首先来介绍一下植物用于捕获CO2的一种酶-----碳酸酐酶。高等植物的这种酶存在于细胞质中(图中红色区域)。藻类的则存在于细胞质膜和细胞壁之间,细胞壁中也有分布。(红色区域)
由图可知,藻类的碳酸酐酶较靠外侧,能更好的捕捉到CO2(这是藻类比水草生命力更强的原因之一),但同时也容易被戊二醛破坏,使其无法捕捉到CO2,以致饿死。苔藓植物(moss)与蕨类植物因与藻类植物的亲缘关系较近,所以也容易受到伤害,这是使用戊二醛时必须注意的。
五、毒性
戊二醛如果使用过量,不可避免的会发生死鱼死虾事件
不同鱼类对戊二醛的忍耐能力(半致死浓度)不同,就个人经验,鳉科鱼比脂鲤科忍耐能力高,对于大部分鱼虾安全浓度为1毫升戊二醛(纯)对50公升水。最多不能超过2毫升,如果没有鱼虾的话,还可以加量。至于对人的毒性一般不明显,因为大家用的基本都是2%的戊二醛溶液。但使用时仍要避免呼吸到其蒸汽,一定要避免接触眼睛!皮肤接触后最好立即清洗,否则可能导致接触性皮炎。讲了那么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