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小刺眼鳅(学名:Acantopsis arenae)为辐鳍鱼纲鲤形目花鳅科小刺眼鳅属的其中一种,又名“沙花鳅”、“南方鳅”。分布于中国及越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体长可达5.2厘米。
体延长,较侧扁。腹部比较平直,背部略向上凸起。头较小,呈锥形。吻圆钝,唇较厚。口前下位,口裂极小。须3对,均较细短。内外侧吻须聚生于吻端,颌须后伸可达鼻孔后缘。眼较小,位于头部侧上方,眼间隔狭窄,小于眼径。眼下刺分叉。侧线不完全。背鳍外缘截形,其起点距离吻端较远,距离尾鳍基较近。胸鳍扇形,后伸可超过胸腹鳍起点间距的一半。腹鳍起点在背鳍起点的后下方。腹鳍后伸接近肛门。臀鳍较小,后伸不达尾鳍基。尾柄较长。尾鳍截形,末端中部微凹。
背部及体侧上方布有不规则斑点,体侧中轴具18~24个小斑。沙小刺眼鳅过去属于鳅属,鳅属鱼类在我国共有8种,即中华鳅、黑龙江鳅C.lutheri Rendahl,1935、北方鳅、稀有鳅、沙花鳅C.arenae(Lin),1943、长吻鳅、花斑鳅和大斑鳅C.macrostigma Dabry,1872.这8种鱼类的雄性个体在胸鳍基部第1根分枝鳍条上均具有一个骨质突起(lamina circularis),且鳞片小,呈圆形或椭圆形,鳞焦大等特征。可进一步划归为鳅属中的鳅亚属Cobitis s.str。小刺眼鳅属鱼类目前有8种,我国存在2种,除沙小刺眼鳅之外,还有“马头小刺眼鳅”(Acantopsis choirorhynchos)。
科学分类
二名法:
Acantopsis arenae (Lin, 1934)
异名:
Misgurnus arenae Lin, 1934
Cobitis arenae Lin, 1934
转自:《fishbase》、《百度百科》,特此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