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斑副沙鳅(学名:Parabotia bimaculatus)为辐鳍鱼纲鲤形目沙鳅科副沙鳅属的其中一种,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长江干流、嘉陵江、渠江等。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重庆市巴南区的木洞镇。体长可达13.5厘米。
体长形,体高较低。头长而尖,呈锥形。吻稍长,前端尖,其长大于眼后头长。口小,下位。具须3对,吻须2对,口角须1对,较长,末端可达眼前缘。眼下刺粗壮,基部分叉,末端达到或超过眼球中部。背鳍短,外缘平截或微凹,无硬刺。背鳍起点在吻端和尾鳍基连线的中点。胸鳍短小,末端圆形,后伸不达胸腹鳍间距的一半。腹鳍起点在背鳍起点的后下方,腹鳍后伸可达肛门。肛门位于腹鳍和臀鳍起点中部。臀鳍直立,后伸不达尾鳍基。尾鳍宽大呈叉形,两叶等大,末端圆钝。
活体棕黄色,头两侧吻端至眼上缘各有1条黑褐色条纹。体被细鳞,颊部有鳞。胸鳍、腹鳍基部有腋鳞片。侧线完全,平直。尾鳍基部上下两侧各有一个较大的棕黄色或黑褐色斑点。背鳍及尾鳍上均有数排黑色斑纹。个体较小,是一种底栖性小型鱼类,生长缓慢。食物主要是水生昆虫和底栖无脊椎动物等。生殖季节为6-7月,怀卵量大,产漂浮性卵。主要分布在岷江、沱江、长江干流、嘉陵江水系等。
科学分类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 | | | | | | | | | | 双斑副沙鳅 Parabotia bimaculatus |
二名法:
Parabotia bimaculatus Chen, 1980
异名:
Parabotia bimaculata Chen, 1980
转自:《fishbase》、《百度原生鱼吧》、《耶拿科普》,特此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