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峨高原鳅(学名:Triplophysa tianeensis)为鲤形目条鳅科高原鳅属的鱼类,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广西的红水河水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广西河池市天峨县。体长可达6.1厘米。
体延长,前躯呈圆筒形,后躯侧扁。头部略平扁。前后鼻孔紧邻,前鼻孔位于一短管中,后鼻孔末端延长为须状尖突,位于眼窝前缘至吻端之中点,其前缘与外吻须起点相对;后鼻孔周围无瓣膜。眼退化,仅残余一黑点,萎缩于眼窝中,表面被皮肤遮盖。眼窝深陷,侧上位,位于头侧之中点。眼间隔及鼻间隔稍隆起,鼻间隔隆起更为显著。口下位。口角位于前鼻孔前缘下方。上下唇发达,表面具皱褶并密布细小乳突;下唇中点前缘具一“V”字形缺刻,中部中断并形成一对纵向皱褶。上颌弧形,中点无齿状突;下颌弧形,中点无缺刻。背鳍起点约位于吻端至尾鳍基的中点,外缘平截。胸鳍发达,水平伸展,鳍条末端后伸远不及腹鳍起点。腹鳍发达,起点略前于背鳍起点,末端后伸不及肛门;距胸鳍起点大于距臀鳍起点;腋部无肉质鳍瓣。肛门靠近臀鳍起点。尾鳍叉形,上叶略长于下叶,末端略尖。全身无鳞。头部侧线管极发达,眶上管和眶下管分别从筛骨和外吻须基部向后水平延伸,在眼后汇合后继续向后延伸,在头部后端与枕管汇合,向后与体侧的侧线管连通,体侧侧线完全且平直,止于尾柄基部稍前方;另有一条侧线管自下唇后端发出,沿鳃膜下缘向后延伸, 止于鳃盖骨前缘上方。活体粉白色或淡黄色半透明,体背及体侧具大量细小的褐色圆斑。
背鳍III,7;臀鳍III,5;胸鳍I,9;腹鳍I,6;尾鳍分枝鳍条16根。小型鱼类,多栖息于洞穴底层水域。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天峨县八腊瑶族乡的洞穴里。洞穴里的水源来自红水河水系。天峨高原鳅主要以胸鳍和腹鳍支撑趴在水底,活动较少,喜在水底翻动基质觅食,主要食物为各种有机碎屑。有记载显示该种在其分布地常与叉背金线鲃混居。
科学分类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 | | | | | | | | | | 天峨高原鳅 Triplophysa tianeensis |
二名法:
Triplophysa tianeensis Chen, Cui & Yang, 2004
转自:《fishbase》、《百度百科》,特此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