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鲶高原鳅(学名:Triplophysa siluroides)旧名“似鲶条鳅”,为鲤形目条鳅科高原鳅属的鱼类,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黄河上游的干支流和附属湖泊等,多见于干支流和附属湖泊的缓流。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黄河上游青海段。体长可达50.0厘米。
体延长,前段宽阔,尾部细圆。头大,扁平。眼小,位于头的侧上方。鼻孔位置稍近眼球,前后鼻孔紧邻,前鼻孔呈短管状。口大,下位,呈弧形。唇肉质,唇后沟中断,唇面常有乳突或浅皱褶。须3对,均较发达,口角须较长,其末端后伸可达到或超过眼球。身体光滑无鳞,在背部的皮肤上散布有许多短条状和乳突状的皮质棱。侧线较直。鳔的前部分为左右侧泡,包藏于骨囊内,后部退化为极细小的膜囊。肠管短,等于或略短于体长。背鳍起点位于身体中部或在稍后方。胸鳍位低,平展。腹鳍起点约与背鳍起点相对。尾鳍后缘凹入,上叶比下叶稍长。体背部黄褐色,腹部浅黄色,背部和体侧具有黑褐色斑纹,在体长180毫米以下的幼鱼,一般是背部有7-10个鞍状斑,侧部有数个块状斑,在大的个体则为环形或不规则的网状斑纹。尾鳍具5-7条斑纹,背鳍、胸鳍和腹鳍也具有斑点。
背鳍III,8;臀鳍III,5。是目前已知个体最大的鳅科鱼类,也是黄河上游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适应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河流的环境条件,为一种底栖鱼类,常常潜伏于干流或较大支流的水深流急的砾石底,伺机猎捕食物。这种鱼身体上的斑纹,是模拟栖息环境的一种适应特征,可以在猎食对象不易发觉的情况下加以捕获。为肉食性鱼类,主要捕食别种条鳅和裸裂尻鱼等鱼类,同时还吞食昆虫和浸泡于河流中的腐烂的牲畜尸体。幼鱼则以昆虫幼虫为食。
科学分类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 | | | | | | | | | | 似鲶高原鳅 Triplophysa siluroides |
二名法:
Triplophysa siluroides (Herzenstein, 1888)
异名:
Nemachilus siluroides Herzenstein, 1888
转自:《fishbase》、《百度百科》,特此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