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503784
- 精华
- 197
- 帖子
- 5638
- 最后登录
- 2023-6-6
- 注册时间
- 2015-11-5
水 草 贡 士
- 龙币
- 49977
兑换福利
|
本帖最后由 菠萝兔 于 2022-2-3 13:20 编辑
巴山高原鳅(学名:Triplophysa bashanensis)为鲤形目条鳅科高原鳅属的一种鱼类,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多分布于陕西省。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中国陕西省的嘉陵江。体长可达10.7厘米。
体长, 前躯近圆筒形, 尾柄长而侧扁。全体无鳞。吻端钝, 吻长稍大于或等于眼后头长。口下位, 口裂呈弧形, 口裂后端达鼻孔前缘下方。唇厚, 其上有许多乳突, 下唇具皱褶,唇后沟 不连续,口角须后伸达眼中下方。上颌弧形,下颌匙状,边缘均锐利。眼较大,侧上位;眼间较宽。 前后鼻孔近邻,后鼻孔大,前鼻孔在瓣膜中。鳃孔较小。背鳍前距为体长的45.8% - 52.6% ,背鳍长短于头长,背鳍外缘平截或微凹。胸鳍长,末端钝或稍尖,后伸明显超过胸、腹鳍基间距的1/2。腹鳍起点在背鳍起点之后,一般与背鳍第 2、3 根分枝鳍条相对,其末端达到或超过肛门。肛门不紧靠臀鳍起点,其距离约为腹、臀鳍起点距离的1/6。尾柄起点处,高约是宽的1-2.5倍; 尾柄高度向尾鳍方向不降低。尾鳍内凹, 其最凹处长度约占最长处鳍长的62.8%,上下叶等大, 末端圆或稍尖。侧线完全、平直。鳔前室包于骨囊内, 鳔后室退化。体背灰黑色或灰黄色; 背部有 6- 7 个黑色横斑, 横斑向两侧延伸到达或超过侧线, 背鳍前3个,背鳍后3-4个。体侧浅黄色, 腹部黄色。背鳍灰白色,有数列或无黑点。胸、腹、臀鳍几呈白色, 接近基部呈黄色; 分枝鳍条有黑色斑点,以胸、腹鳍为著。尾鳍灰白色,一般至少在尾鳍基和尾鳍近末端沿尾鳍叉的走向有两列黑斑,并且尾鳍基的黑斑一般下伸接近,但不到达腹面。
背鳍III,7-8;臀鳍II,5;腹鳍I,6;胸鳍I,9-10;尾鳍分枝鳍条16-17。第1鳃弓内侧鳃耙10-11。脊椎骨4+35-37。体长为体高的5.1-6.3倍,为头长的4.0-4.8倍,为尾柄长的 4.1- 5.3倍,为尾柄高的8.9-11.3倍。头长为吻长的2.0-2.4倍,为眼径的4.7- 7.6倍,为眼间距的3.4-4.6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8-2.4倍。栖息于海拔约700m,水面相对较开阔, 流速较缓, 水深约40-50厘米,河床底质为砾石的河流中。底栖,食水生昆虫,藻类等。
科学分类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 | | | | | | | | | | 巴山高原鳅 Triplophysa bashanensis |
二名法:
Triplophysa bashanensis
Xu & Wang, 2009
异名:
Triplophysa longchiensis
Xu & Wang, 2009
转自:《百 度 百 科》、《fishbase》,特此感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