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菠萝兔 于 2018-8-16 19:32 编辑
很多鱼友刚开始养水草时就购置了一整套二氧化碳设备,但是因为对设备不十分了解,有可能买了不适合自己的产品。我本人在这方面就走了许多弯路,多花了不少冤枉钱才把二氧化碳系统配置好,现在把这个经历写出来,希望能对初学者有一定帮助。
先说细化器吧。第一次买细化器,因为不会挑选买了个残次品,陶瓷片上有一条不明显的裂缝,边缘还轻度漏气,自己当时什么也不懂,让那个大泡冒了好几天才发现跟水族店里的小气泡不一样。于是把细化器拆开再用胶补了一下,边缘不漏气了,但是中间的裂缝又开始漏气了!因为那家店远离市区,不值得再跑一趟更换新细化器,于是我在附近的水族店又新买了一个。
第二个细化器的陶瓷片质量稍微好一些,至少不会冒大泡。但用久了上面就会长满绿斑点藻,自己当时又不大会清理,而且那个细化器与导气管的连接处做的不好,连接得不大牢靠,只要供气量稍大,就会把管子崩开。我就亲眼见到过一次,当时刚把出气调到每秒1泡,就听一声巨响,缸里就像一颗爆竹爆炸了,鱼虾四散奔逃,底泥被炸出一个大坑,缸内尘土飞扬,附近的几棵草都漂起来了,现场搞得一塌糊涂。好在那个细化器之前被我用吸盘牢牢固定在缸壁上了,并没有因巨大的冲力导致碰撞并碎裂,后来换了一条稍微细一点的新导气管,连接问题才不那么严重了,但也不敢尝试超过一秒1泡的供气量。因为只要多用点力,还是能把导气管从细化器上拉下来。 第三次买了本地某公司的产品,虽然它的体积很小,陶瓷片也不大,但看上去做工很好,出气也均匀,与导气管之间连接特别紧密,用手使劲拉也拉不开,只能用刀片割开导气管。这个细化器用了很久也没出过任何问题,虽然贵点但相比之下也值得。
因为细化器维护起来比较麻烦,尤其是清理陶瓷片上的绿斑点藻相当费时费力(当时还不会使用漂白水),于是我又打算把细化器换成扩散桶。刚开始图便宜,先后买了两款小型的内置扩散桶,结果使用起来效果差强人意,甚至还不如使用细化器,而且桶壁上甚至桶的内部同样会长藻,刷洗起来并不比细化器轻松。现在看起来那两个根本就不能称为扩散桶,简直就像是小玩具。 后来在一家水族店看到商家在使用雅柏的大号内置扩散桶(见下图),它由一个潜水泵带动,内置三个大号生化球,泵的功率够大的话,三个球会同时旋转,搅拌桶中的二氧化碳,使其充分溶解。我当时想这一款扩散桶因为有动力,所以溶解效率应该是很高的,于是头脑一热就买了一套。买回来往缸里一放才觉出太占地方,因为还要接一个潜水泵出来,不仅占用了宝贵的缸内空间,还多了一根难看的电线出来。于是我想能不能把这个扩散桶直接接在滤桶的出水口,这样就能不用潜水泵了。没想到试了一下才发现滤桶功率不够,根本带不动那三个生化球(自己DIY的7瓦滤桶,连接了一个前置),后来又DIY了一个功率稍微大点的滤桶(9瓦),专门用它来带这个扩散桶,结果还是带不动,里面的生化球时转时不转,二氧化碳溶解效率很差,积气非常严重。而且双滤桶运行了才两天,大片的牛毛全部枯萎死亡,其他水草也是半死不活,鱼虾伤亡惨重。分析原因估计是新滤桶的材料有问题(原来是装蛋**的大白塑料桶,闻着有点难闻的气味),加上制作过程中的胶水有可能毒性还没有完全挥发,或者是连接的一段U型降温铜管内部没擦干净在酸性水质中析出了有毒的铜离子。在撤掉铜管后,水草状态依然没有起色,(降温实验还没来得及做呢,估计效果也不会太理想)还是无法长时间带动那三个生化球,带两个也不行,偶尔两个生化球会卡在一起,结果就不转了,于是又再次积气。没办法我只好又用回了细化器。 因为牛毛死了不能复生,我毅然决定翻缸,同时把新做的滤桶也拆了,当成装杂物的储物桶。在收拾杂物时,发现了一个最早购买的18瓦潜水泵。因为当时一直在使用上滤,这个潜水泵流量太大,把水草吹得东倒西歪,根本没法用,就一直闲置着,我甚至都忘了它的存在。拿出来测试了一下还能用,出水十分强劲,噪音也不大,于是我又把原滤桶里的7瓦潜水泵拆了下来(当时考虑减震还用到了悬吊固定),换成这个18瓦的大家伙,总算才把带不动内置扩散桶的问题解决了。原来的7瓦滤桶弱到什么程度大家可能都想象不到,要是家里停电了,再来电的时候,它是无法正常出水的,必须把出水管拿出来放低,让水先流出来一部分,才能放回缸里,否则只能听到水泵在转动,却不见有水流出。就这样的滤桶还带了一个除油膜器和一个前置过滤桶,真可以称得上是奇迹了。 再到后来就上了论坛,看到很多人都在使用外置扩散桶,于是自己也DIY了一个(见上图),其它地方做得都没问题,只是粘合上盖的时候用了防水胶,没有使用502,结果晚上试运行的时候,强大的水压把上盖顶了起来,漏了一地的水,都流到外面走廊里去了,害得我还要向隔壁有洁癖的老两口解释不是厕所漏水是鱼缸坏了。再粘上盖就不敢用防水胶了,用了不少502把它粘得结结实实的。这个扩散桶使用起来确实不错,主要是几乎不用维护,用了一年多了只洗过一次也并不脏。水草冒泡一点也不比用细化器少,就是开始冒泡的时间稍微晚一点。另外如果超过一秒三泡的话会轻度积气,不过不严重,放一下气就行了。为了连接这个扩散桶,又多出来一米多的管路,这在原来是根本带不起来的,好在现在滤桶功率大了,多了这一米多长的水管也没显出来水流明显减小。
至此,我的二氧化碳设备已经基本定型了,最近又换了个钢架的底柜,腾出地方来把滤桶上的黑色塑料螺纹软管换成标准的16/22毫米绿色进出水管,缩短了至少一米的管路,间接提高了流量,也多少增强了一些二氧化碳在桶中的溶解效率。原来因为底柜后方开孔的限制,只能用黑色螺纹管,而且这种管的长度不能随意调节。以后有时间的话,我可能还会再DIY一个透明的,带叶轮搅拌功能的二氧化碳扩散桶,那就是后话了。
以上是本人在二氧化碳设备上的一点经验教训,希望能帮到喜爱水草缸的新人,使他们不再像我一样走太多弯路,最好能一步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