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鳅(学名:Cobitis rara)为辐鳍鱼纲鲤形目花鳅科鳅属的其中一种,又名“稀有花鳅”,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主要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及安徽等省份。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陕西省汉中市。体长可达10.0厘米。
体延长,略侧扁。背部腹部均较平直。头短小,吻长大于眼后头长。眼较小,位于头部侧上方。眼间距略大于眼径。眼下刺分叉,无中间侧枝,向后延伸到眼前缘。口小,前下位。须3对,长度大于眼径,口角须后伸可达眼前缘。颏叶发达。鳞片较大,椭圆形,鳞焦较小。侧线不完全,后伸不达胸鳍末端的上方。背鳍起点距吻端较远,距尾鳍基较近。腹鳍起点在背鳍起点的后下方,腹鳍后伸不达肛门。肛门紧靠臀鳍起点。臀鳍起点约位于腹鳍起点和尾鳍基的中点。臀鳍短小,后伸不达尾鳍基。胸鳍扇形,后伸不达胸腹鳍起点间距的一半。雄性胸鳍第一根分枝鳍条基部的骨质突起近似手指的形状。尾柄较高,尾鳍截形。
背鳍III,7;臀鳍III,5;胸鳍I,6;腹鳍I,8-9;脊椎骨4+39-40。活体背侧黄褐色,向下渐淡,腹侧淡黄色。背正中线(L1)上是8-12个马鞍形的黑色斑纹,斑纹较宽,其间距的宽度约等于斑纹的宽度或略小。L2由一排不规则的小斑点组成,通常渗入L1的斑纹间隔中,可延伸至尾部,有时也会消失不见。L3是大小不等的长方形斑纹,有时斑纹会融合成条纹,在尾部与L1融合。L4由一系列的斑点组成,前半部较紧密,融合成线,后半部较稀疏,可延伸到腹鳍前缘。L5无深层黑带,仅有7-10个大的椭圆形黑斑。自吻端至头顶贯穿眼部有一条极细的黑线。鳍淡灰色。背鳍与尾鳍上各有3-4排深色的点状条纹,尾鳍基上有两个斑点,上方的斑点颜色较深,下方的斑点不明显或缺失。小型鱼类,主要生活在汉江、嘉陵江流域。
科学分类:
二名法:
Cobitis rara Chen, 1981
异名:
Cobitis rarus Chen, 1981
转自:《fishbase》、《维*基*百科》、《两江中国原生》,特此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