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吻鱼又名“西江狹吻鱼”(学名:Stenorynchoacrum xijiangensis)为鲤科狭吻鱼属的鱼类,也是该属唯一的一种鱼类。在中国仅分布于广西省内的西江水域。体长可达8.3厘米。
体长而侧扁,背部高起,腹部略膨隆,尾柄细长而侧扁。头呈三角形,口下位,头长小于体高。背鳍无硬刺,软鳍条11枚,其中8枚有分枝;臀鳍亦无硬刺,软鳍条8枚;尾鳍深分叉。脊椎骨35-37个。和其他野鲮亚科鱼类都不同的是:吻皮狭窄退化,仅仅能够盖住上颌基部。吻皮两侧进化完全,向前延伸并与下唇相接触。实际上这两个部分都是与下唇外侧分离的,所以也是可以活动的。下唇的中部可向前伸出一块圆形的肉垫状组织,但其周围没有新月状的褶皱围绕。其他特征包括:吻皮腹缘无褶边;上唇退化形成一排薄片;贴在上颚的小裂片;下颌后缘连接下唇前部;下唇发育良好;可变的珠星分散在吻皮和下唇上;上下颌的前缘有坚韧的骨质外鞘;两对触须;下咽齿3排。
仅分布在广西桂林西江支流,干季在地下洞穴生活,洪水季节游到与洞穴相连的小河中。狭吻鱼属在野鲮亚科分子系统发育树中构成一个独立支系,该属的有效性已得到有力地证明。狭吻鱼属在形态上,跟泉水鱼属和唇鱼属较相似;在分子系统发育关系上,与直口鲮属亲缘关系较相近。狭吻鱼属的发现进一步突出了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在鱼类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也提示我们对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的了解还不充分。
科学分类:
界 | | | | | | | | | | | | | 狭吻鱼 Stenorynchoacrum xijiangensis |
二名法:
Stenorynchoacrum xijiangensis Huang, Yang & Chen 2014
异名:
Stenorynchoacrum xijiangensis F. Huang, J. X. Yang & X. Y. Chen, 2014
文章内容转自《维 基 百 科》及《百 度 百 科》。 特此表示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