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菠萝兔 于 2019-5-30 13:52 编辑
柳叶榕属(Aridarum)是天南星科里面的一个小属,属内植物不多,而且非常罕见,野生植株仅分布于东南亚热带雨林地区。通常将柳叶榕属的水草称为“岩椒”,再加上某某产地的话,就称为“某某岩椒”,如“沙巴岩椒”、“汶莱岩椒”等等。
在分类上,也有人将岩椒归到椒草里面,但是它们与常见的椒草并不是同一个属(常见的椒草均为隐棒花属),虽然二者都是天南星科的植物。下面介绍常见的6种岩椒:
201:沙巴岩椒
别名:Aridarum sp. “Sabah” 养殖难易程度:中等 光照要求:较低 植物种类:椒草类 种属:天南星科柳叶榕属 生长速度:较慢 适宜水质:PH 5.5-7.5 ,GH 2-12 适宜水温:22-28度 是否需要添加CO2:YES
沙巴岩椒产于马来西亚沙巴(Sabah)境内的原始雨林区,一般以该产地来命名。沙巴岩椒不仅长相与辣椒榕相似,而且连花苞也很像,如果没有进一步确认,常会被误认为辣椒榕品种。沙巴岩椒在产地主要生长于潮湿的岩石上,它的水上草的茎呈绿色,能从茎上长出牢固且带柄的叶片,比较厚实,叶形为丸形,成叶是亮绿色,新叶则为黄绿色,叶面光滑,肉穗花序为白色。沙巴岩椒的水中草的形态与水上草相似,但是生长速度缓慢,水上叶转化水中叶约三个星期,在这期间内常出现生长停顿或生长缓慢现象,需等完全化水中化之后,才会加速生长。沙巴岩椒比较喜欢弱酸性的软水,以及明亮的光环境。栽培难度中等,但是在栽培期间必须输入二氧化碳,否则育成可能遭遇困难。
202:巴塘岩椒
别名:Aridarum sp. “Batang Lemanak” 养殖难易程度:中等 光照要求:较低 植物种类:椒草类 种属:天南星科柳叶榕属 生长速度:较慢 适宜水质:PH 5.5-7.5 ,GH 2-12 适宜水温:22-28度 是否需要添加CO2:YES
巴塘岩椒产于马来西亚的沙劳越州,具体位于诗里阿曼省(Sri Aman)境内的巴塘雷马纳克(Batang Lemanak)原始雨林区,一般以该产地来命名。巴塘岩椒在产地通常生长于靠近溪流及瀑布的潮湿岩石上,其水上草的绿色根茎发达,有强大的攀附根,可牢固攀附在岩石表面。并且能从硬挺的长茎上长出牢固且带柄的叶片,茎长可达20厘米以上,可从茎节处旁生侧枝。巴塘岩椒的叶形为线形,成叶是绿色,新叶则为黄绿色,中肋凸显,肉穗花序为白色。如果将巴塘岩椒移入水中栽培,形态变化虽不大,但是生长速度缓慢。水上叶转化水中叶约三个星期,在这期间内常出现生长停顿的现象,需等完全化水中化之后,才会逐渐成长。巴塘岩椒比较喜欢弱酸性的软水,以及明亮的光照环境。巴塘岩椒栽培难度普通,但是在栽培期间最好需输入二氧化碳,可缩短水中化时间,促进生长。
203:文莱岩椒
别名:汶莱岩椒、Aridarum sp. “Brunei” 养殖难易程度:中等 光照要求:较低 植物种类:椒草类 种属:天南星科柳叶榕属 生长速度:较慢 适宜水质:PH 5.5-7.5 ,GH 2-12 适宜水温:22-28度 是否需要添加CO2:YES
文莱岩椒产于文莱(Brunei)境内的原始雨林区,一般以该产地来命名。文莱岩椒在产地主要生长于潮湿的岩石上,它的水上草的茎呈绿至红色,能从茎上长出牢固且带柄的叶片,比较厚实,叶形为狭披针形,成叶是绿色,新叶是黄绿色,叶面光滑,肉穗花序为白色。文莱岩椒的水中草的形态与水上草相似,几乎没什么改变,生长速度十分缓慢,水上叶转化水中叶约三个星期,在这期间内常出现生长停顿现象,需等完全化水中化之后,才会开始生长。文莱岩椒比较喜欢弱酸性的软水,以及明亮的光环境。栽培难度中等,栽培期间必须输入二氧化碳,否则育成可能遭遇困难。
204:南伽帕尔岩椒
别名:Aridarum sp. “nanga taman” 养殖难易程度:中等 光照要求:较低 植物种类:椒草类 种属:天南星科柳叶榕属 生长速度:较慢 适宜水质:PH 5.5-7.5 ,GH 2-12 适宜水温:22-28度 是否需要添加CO2:YES
南迦帕尔岩椒产于西加里曼丹南迦帕尔(Nanga Taman)境内的原始雨林区,一般以该产地来命名。南迦帕尔岩椒在产地主要生长于潮湿的岩石上。其水上草的茎呈绿色,能从茎上长出牢固且带柄的叶片,比较厚实,叶形为长丸形至长披针形,成叶是亮绿色,新叶则为黄绿色,叶面光滑,它的肉穗花序为白色。南迦帕尔岩椒的水中草的形态与水上草相似,几乎没什么改变。但是生长速度非常缓慢,水上叶转化水中叶长达三个星期,在这期间内常出现生长停顿或生长缓慢现象,需等完全化水中化之后,才会加速生长。南迦帕尔岩椒比较喜欢弱酸性的软水,以及明亮的光环境。栽培难度普通,但是在栽培期间最好输入二氧化碳,这样才能加速水中化时间及促进生长。
205:婆罗岩椒
别名:Aridarum sp. “Borneense” 养殖难易程度:中等 光照要求:中等 植物种类:椒草类 种属:天南星科柳叶榕属 生长速度:较慢 适宜水质:PH 5.5-7.5 ,GH 2-12 适宜水温:22-28度 是否需要添加CO2:YES
婆罗岩椒产于沙劳越西部位于Kampong Tembawang Sauh境内的Gunung Landar雨林区,有正式的学名,学名中的种名 borneense 有产自婆罗洲(Borneo)之意,一般直接以学名称呼。婆罗岩椒在产地通常生长于靠近溪流(主要是Gunung Landar溪及其支流)的潮湿岩石上,它的水上草的绿色根茎发达,有强大的攀附根,可牢固攀附在岩石表面。而且婆罗岩椒能从茎上长出牢固且带柄的叶片,比较厚实,叶形为狭纺锤形或狭楔形,成叶是绿色,新叶则为黄绿色,肉穗花序为白色。如果将其移入水中栽培,形态变化不大,但生长速度会变得相当缓慢。婆罗岩椒的水上叶转化水中叶至少三星期,在这期间内常出现生长停顿现象,需等完全化水中化之后,才会逐渐成长。婆罗岩椒比较喜欢弱酸性的软水,以及明亮的光环境。栽培难度中等,但是在栽培期间需输入二氧化碳,否则育成可能遭遇困难。
206:默拉维岩椒
别名:Aridarum sp. “melawi” 养殖难易程度:中等 光照要求:较低 植物种类:椒草类 种属:天南星科柳叶榕属 生长速度:较慢 适宜水质:PH 5.5-7.5 ,GH 2-12 适宜水温:22-28度 是否需要添加CO2:YES
默拉维岩椒产于西加里曼丹默拉维区(Daerah Melawi)原始雨林区,通常以该产地来命名。一般岩椒多生长于马来西亚的属地,甚少在其他地区被发现,默拉维岩椒可称得上是少数特例之一,其形态异于一般岩椒,例如,默拉维岩椒的叶片主要是椭圆形,显然与一般岩椒不同。默拉维岩椒在产地通常生长于高海拔的潮湿岩石上,尤其是靠近溪流岸旁之岩石表面,其水上草的绿色根茎发达,有强大的攀附根,可牢固攀附在岩石表面。并且能从茎上长出牢固且带柄的叶片,叶形为椭圆形或长椭圆形,成叶是绿至蓝绿色,新叶则为黄绿色,常有规则的脉皱,且肉穗花序为白色。若将默拉维岩椒移入水中栽培,形态变化不大,但生长速度相当缓慢。此外,默拉维岩椒的水上叶转化水中叶至少需要三个星期,在这期间内常出现生长停顿现象,需等完全化水中化之后,才会逐渐成长。默拉维岩椒比较喜欢弱酸性的软水,以及明亮的光环境。它的栽培难度中等,但是在栽培期间需要输入二氧化碳,否则育成可能遭遇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