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巅水草

标题: 角鱼(双角阿克角鱼) [打印本页]

作者: 菠萝兔    时间: 2021-3-17 00:08
标题: 角鱼(双角阿克角鱼)
角鱼1.jpg

  角鱼(学名:Akrokolioplax bicornis)为辐鳍鱼纲鲤形目鲤科阿克角鱼属里的唯一一种鱼类,俗名红眼鱼。分布于亚洲的缅*甸、泰国及中国怒江水系等,多见于江河清水河段的底层,体长可达16厘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云南六库。

角鱼2.jpg

  体长,前部略呈圆筒状,后部侧扁,背鳍前面轮廓呈弧形,腹面平坦。吻圆钝,吻部前侧面有一对能活动的三角形侧小叶,其基部有一斜沟走向口角。吻皮向前并向腹面包围,盖于上颌之前,近边缘有一布满细小角质乳突的新月形区域,分 裂成流苏,与上颌分离。仅侧端与上颌相连,上颌在口角处稍扩大并且包围下颌,有系带与下唇的侧端相连,吻皮未与下唇直接相连。口下位,横裂。上唇消失;下唇厚,与下颌分离,近前缘腹面有一横狭区域,被有显著的小乳突。在口角的内侧各有一斜向的颏沟,将下唇分为侧部和中部;侧部狭而薄,中部宽而厚。眼大,位于头的后半部,较接近于背轮廓线。须2对,吻须较长,向后延伸末端达到口角,口角须微细,着生于口角深沟内。鼻孔在眼的前上角,无显著的下陷处。峡部宽约等于眼后头长。鳞片中等大,胸腹部鳞片稍小,埋于皮下。腹鳍基部具腋鳞。侧线完全,后行伸入尾柄中轴。

角鱼3.JPG

  背鳍无硬刺,外缘微凹,起点在腹鳍起点之前,距吻端较距尾鳍基为近,以末根不分枝鳍条为最长,其长大于头长。偶鳍在腹面几乎位于同一水平上。胸鳍较长,以第四根分枝鳍条为最长,其长大于头长。腹鳍起点距吻端和距尾鳍基几乎相等,末端后伸超过肛门。肛门离臀鳍起点比至腹鳍基稍近。臀鳍起点距腹鳍起点和距尾鳍基约相等,外缘微凹,后伸不达尾鳍基。尾鳍深叉形,最长鳍条约为最短鳍条的3倍,末端尖。下咽齿侧扁,末端膨大。鳃耙细密。鳔2室,前室卵圆形,后室长,末端尖细。肠细长,约为体长的5倍左右。腹膜黑色。背部和体侧青黑色,杂有浅色斑纹,腹面灰白。尾鳍基部常有一不明显的黑斑块。背鳍、臀鳍鳍条末端带黑色,其它各鳍均呈浅灰色。

角鱼4.jpg

  背鳍iii-8;臀鳍iii-5;胸鳍i-14—15;腹鳍i-8。侧线鳞36-38;背鳍前鳞9—10;围尾柄鳞16。下咽齿3行,2·4·5—5·4·2。第一鳃弓外侧鳃耙18—21。体长为体高的3.9—4.6倍,为头长的4.7—5.1倍,为尾柄长的6.2—6.8倍,为尾柄高的9.1—10.1倍。头长为吻长的2.1—2.6倍,为眼径的3.3—4.0倍,为眼间距的2.0—2.3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4—2.1倍。小型淡水鱼类,主要栖息于底质多岩石清水江河的下层。刮食着生藻类。体型较小,体长一般10-15厘米。在国外主要分布于缅*甸及泰国,在国内仅见于云南省的怒江上游。角鱼为偶见种类,其分布区狭窄,个体数量稀少,且栖息地区往往是沿江主要捕鱼区,在无限制的捕捞中易被误杀,易于致危。《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及《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鱼类》均将其列为濒危。近年来,有资料中将角鱼属(Epaleorhynchos)更名为“阿克角鱼属”(Akrokolioplax),因此有资料中将角鱼改名为“双角阿克角鱼”(Akrokolioplax bicornis),二者为同物异名。

科学分类:

动物界 Animalia
脊索动物物门 Chordata
辐鳍鱼纲 Actinopterygii
鲤形目 Cypriniformes
鲤科 Cyprinidae
阿克角鱼属 Akrokolioplax
角鱼 Akrokolioplax bicornis

二名法:

Akrokolioplax bicornis
Wu, 1977

异名:

Epalzeorhynchos bicornis
Wu, 1977

Tariqilabeo bicornis
Wu, 1977

文章内容转自《维 基 百 科》及《百 度 百 科》。
特此表示感谢。

作者: 菠萝兔    时间: 2021-3-22 09:30
很有特色的原生鱼品种。




欢迎光临 龙巅水草 (http://shuicao.longdi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