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巅水草

标题: 原生造景常用鱼之134“达氏红鳍鲌”(青梢红鲌、达氏鲌) [打印本页]

作者: 菠萝兔    时间: 2020-12-26 21:51
标题: 原生造景常用鱼之134“达氏红鳍鲌”(青梢红鲌、达氏鲌)
达氏红鳍鲌1.jpg

  达氏红鳍鲌(学名:Chanodichthys dabryi)为鲤科红鳍鲌属的鱼类,简称“达氏鲌”,俗名青梢或青梢红鲌。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辽河、黄河、长江、珠江、漓江、东江等,一般生活于多栖居于静水湖泊。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长江。体长可达53.1厘米。

达氏红鳍鲌2.jpg

  体长形,头后背部稍隆起。腹部在腹鳍基部处稍内凹,自腹鳍基部后方到肛门前有腹棱。头部较小,背面较平。吻较短小,前端较钝。口亚上位,口裂倾斜。上颌较短,下颌稍突出。唇薄。眼小,位于头侧中部偏上方。鼻孔在眼前缘上方,离眼较近。鳃耙细长,较硬,最长鳃耙比最长鳃丝短。下咽齿较长,呈柱状,末端尖,略呈钩状。背鳍长,末根不分枝鳍条为光滑硬刺,其长度比头短,位于身体的中部。胸鳍较长,后伸达到或超过腹鳍基部。腹鳍位于背鳍前下方,后伸达肛门。臀鳍较短,基部长,外缘微凹。尾鳍分叉深,上下叶等长,末端尖。尾柄较短。肛门位于臀鳍起点前方。鳞稍小,腹鳍基部具腋鳞。侧线完全,较直,仅体中部稍向下弯曲。

达氏红鳍鲌3.jpg

  标准长为体高的3. 9—5. 1倍,为头长的3.8--4.4倍,为尾柄长的6. 5--7. 4倍,为尾柄高的8.0--10.1倍。头长为吻长的3. 5--1. 0倍,为眼径的4. 0--5. 1倍,为眼间距的3.5--4.0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0--1. 5倍。背鳍iii-7;胸鳍i-13--14;腹鳍i-8;臀鳍iii-25—28。侧线鳞(13--15)/(8--V)69;背鳍前鳞33—35;围尾柄鳞15--18。第一鳃弓外侧鳃耙20—23。下咽齿3行,2.4.4—5. 4. 2。脊椎骨4+44—46+1。鳔3室,前室粗短,中室长大,长圆柱形,后室小,呈长圆锥形,末端稍尖。肠管较粗短,约与体长相当或略长。腹腔膜为白色,有银白色带金黄色光泽,有的布有黑色小斑点。

达氏红鳍鲌4.jpg

  达氏红鳍鲌喜栖息于湖泊水域的中上层,常集群于水草丛生的近岸淜湾中。为凶猛肉食性鱼类。随个体大小的差异而食物组成有所不同:在幼鱼阶段以浮游动物,水生昆虫及虾等为食;成鱼则主要食鲚鱼,银鱼等小鱼、虾、水生昆虫等。一般1冬龄鱼即可达性成熟。生殖季节在5~7月,一般6月开始产卵,6月中旬为盛期。雄鱼身上出现白色珠星,怀卵量为2万~10万粒。卵黏性,产出的卵黏附于水草上孵化。水温在23~28℃时,约经过36小时即可孵出。在江苏地区湖泊、水库达氏铂产量不高,为食用鱼类之一。幼鱼以浮游动物为食,成长的个体以小鱼、虾为食料。原则上体型接近者,会出现群泳的现象,即体型会呈现二十~二十五公分一群,三十公分上下一群,四十公分以上一群;体型越大者,一群的数量会越少。

达氏红鳍鲌5.jpg

达氏红鳍鲌有两个亚种:

  达氏红鳍鲌指名亚种(学名:Chanodichthys dabryi dabryi),Bleeker于1871年命名,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黑龙江到珠江等众多水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长江。

  兴凯戴氏鲌(学名:Chanodichthys dabryi shinkainensis),Yih et Chu于1959年命名,俗名骷髅鱼、兴凯青梢红鲌。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省的各大水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兴凯湖。

科学分类:

动物界 Animalia
脊索动物物门 Chordata
辐鳍鱼纲 Actinopterygii
鲤形目 Cypriniformes
鲤科 Cyprinidae
红鳍鲌属 Chanodichthys
达氏红鳍鲌 Chanodichthys dabryi

二名法:

Chanodichthys dabryi
Bleeker, 1871

异名:

Culter dabryi
Bleeker, 1871

文章内容转自《维 基 百 科》及《百 度 百 科》。
特此感谢。

作者: 菠萝兔    时间: 2020-12-29 21:53
兴凯湖大白鱼很有名。




欢迎光临 龙巅水草 (http://shuicao.longdi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