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一些理论上的水晶虾水质的各个数据标准以及注意事项等,许多观赏虾也同样适用。 PH值 6.0~7.0 控制在6.5上是最完美的,不过不用刻意追求,保持一个弱酸性就好了。 GH 6~8 繁殖角度来看,低一点有利于加速脱壳与繁殖速度,但水晶虾体表的白色则会变淡;高一点能使白色变得更加浓郁厚重,但容易造成脱壳率降低;GH值过高,脱壳困难;GH值过低,会造成脱软壳的现象。 KH 1~2 PH值正常则无需检测。 NO2 有剧毒,越少越好。 NO3 至少小于5。水中残留少量的NO3并没有什么危害,但当含量达到一定程度就产生危害了。 NH3 剧毒,必须为0。水晶虾对水质的变化异常敏感,尤其是氨。轻易不要动土,以防氨气泄漏,全缸虾死亡。 TDS,指水中导电度盐钙等含量。 0-89ppm(μs)→强软水0-4dh 90-159ppm→软水5-8dh 160-229ppm→适度硬水9-12dh 230-339ppm→中度硬水13-18dh 340-534ppm→硬水19-30dh 大于535ppm→强硬水30dh以上水质饮用水40ppm(国际nsf标准质),40ppm以上建议停止饮用。 推荐TDS为220ppm的水体 调水用品: 蒙脱石:水质较软的地区可以使用,水硬地区使用没有效果。效果从好到坏依次排序为黄色蜡质、白色块状、破碎片状。速效的见水就溶解,但容易引发水质突变,缓释的则在水中慢慢挥发。 火山岩、麦饭石:只能在水软地区使用。 吸氨石:可以放在滤筒里吸氨。 太古海泥、榄仁叶、草泥丸:PH值过高时使用。 微生物粉:使用后水中的微生物,像水蚤之类的明显增多,大大提高了幼虾的存活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