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尖头鲌(学名:Culter oxycephaloides)为辐鳍鱼纲鲤形目鲤科鲌属的鱼类,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长江流域的四川、湖北、湖南等省的江河及湖泊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洞庭湖。体长可达36厘米。
体长,侧扁,头后背部明显隆起,腹部自腹鳍基部至肛门间有腹棱。头尖长,头背面较平。吻尖而长。口亚上位,口裂倾斜,后端伸达眼前缘下方。下颌较上颌为长。唇较薄,无触须。眼稍小,位于头侧上部。鼻孔位于眼前缘上方,与眼上缘几平行。鳃耙较粗且硬,排列稀疏。下咽齿较细,齿呈柱形,末端呈钩状。背鳍长,末根不分枝鳍条为粗壮光滑的硬刺,其起点离吻端的距离小于至尾鳍基部的距离。胸鳍较短小,后伸不达肛门。臀鳍较短。外缘稍内凹,基部较长。尾鳍深分叉。上下叶几乎等长,末端尖削。尾柄较高。肛门紧靠于臀鳍起点前方。鳞片细小,腹鳍基部具腋鳞。侧线完全,较平直,仅在体中部稍向下弯曲呈弱弧形。性成熟的雄鱼头部、尾柄和体侧上部有珠星。背部灰色,体侧和腹部银白色,各鳍为灰白色或白色。尾鳍桔红色,下叶较鲜艳,其后缘具黑边。拟尖头红鲌是一种中型经济鱼类,肉嫩味鲜美,但数量较少,省内渔业价值不大。
标准长为体高的3.7-4.0倍,为头长的3.8-4.2倍,为尾柄长的6.5-7.5倍,为尾柄高的9.0-11.1倍。头长为吻长的3.5-4.1倍,为眼径的4.2-5.5倍,为眼间距的4.5-5.5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0-1.3倍 。生长速度比青梢红鲌稍快,1龄鱼体长约150mm,平均体重约50-70g;3龄鱼体长250-350mm,体重150-350g;一般生活在流水或静水水体的中上层,属肉食性鱼类,常摄食小鱼和虾类和水生昆虫幼虫。生殖季节在5-7月,以6月为盛期。
拟尖头鲌多栖居于流水或较深的静水水体的中上层,以小鱼和虾为主食,亦吃水生昆虫。分布于长江中上游及其附属水体。
科学分类:
界 | | | | | | | | | | | | | 拟尖头鲌 Culter oxycephaloides |
二名法:
Culter oxycephaloides Kreyenberg et Pappenheim, 1908
异名:
Erythroculter oxycephaloides Kreyenberg & Pappenheim, 1908
文章内容转自《维 基 百 科》及《百 度 百 科》。 特此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