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倒刺鲃(Spinibarbus hollandi)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倒刺鲃属。俗称:军鱼、青棍、坑坚、光眼鱼、黄娟、粗鳞鱼。分布于长江、钱塘江、闽江、九龙江、珠江、元江、台湾岛及海南岛等诸水系。在台湾又称何氏棘魞、更仔、留仔、卷仔,体长可超过60厘米。
体形近长筒形,尾部侧扁,头宽,吻钝,腹部乳白,眼中等大,眼眶上缘具金黄色荧光,上颌及口角各具须1对,鳞片较大,背鳍前方有一根平卧前伸的倒刺。
光倒刺鲃属江河鱼类,喜生活在流水环境中,主要分布在长江中游的干支流中。具有个体大、生长快、食性广、耐低氧、抗病力强、易养殖等优点。其肉质细嫩,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生长环境要求水质清新,最适生长温度为18~28℃,在自然环境中以食水生昆虫、植物种子和碎片、鲜嫩青菜及屠宰场下脚料为主,人工养殖条件下摄食人工饲料。
背鳍iv-—9;臀鳍iii—5;胸鳍i-1 5—17;腹鳍ii-8.侧线鳞22-26,背鳍前鳞7—8,围尾柄鳞9—12。第——鳃弓外鳃耙9一12:下咽齿3行,2·3·5—5·3·2。脊椎骨4十36——38。体长为体高的3.4-4.4倍,为头长的3.2-3.8倍,为尾柄长的6.6—8.3倍,为尾柄高的8.2一10.0倍。头长为吻长的2.8——3.4倍,为眼径的4.3—5.7倍,为眼间距的2.1一3.0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2—1.6倍。
一般栖息于底质多乱石而水流较湍急的江河中的中下层,尤喜在水色清澈的水域中生活,它属于杂食性鱼类,以水生植物为主,兼食水生昆虫及其幼虫,也取食一些坠入水中的陆生昆虫和虾等。4-5月间在水流缓慢、水草较多处产粘性卵。分布广,食性杂,宜驯养。生长快,个体大,1龄鱼重150克,2龄可达500克,3冬龄的鱼已能长到400毫米左右,最大个体可达20公斤。在华南、西南的年产量极为可观,是产区的一种重要经济鱼类。
科学分类:
界 | | | | | | | | | | | | | 光倒刺鲃 Spinibarbus holland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