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开缸养水 今天我们讲:深度解析开缸养水。 前面的4节课我们已经系统的讲解了硝化菌、过滤系统、em菌、消毒。这些知识都是我们开缸前应该掌握的,有了这些知识后再学习开缸就触类旁通了,今天我们再来讲开缸就轻松了很多,很多问题都属于回顾性的知识了。 先提一个简单的问题:什么是开缸,大家都说一下自己对开缸的理解? 一说开缸好像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真正能理解开缸含义的人并不多,大家看我们今天讲的题目是什么?“深度解析开缸养水”这个题目告诉我们开缸的核心是“养水”,而不是养鱼。因为开缸阶段是培养硝化菌的初期,这个阶段的水质毒素超标,水是有毒的,不适合鱼类的生长,应该等到开缸期结束,硝化系统建立起来,水中毒素为零的时候才是我们养鱼的开始。因此在开缸阶段我们的核心目标就是养好水,为我们以后养鱼打好基础。 开缸是一个综合体,在没有具备物质条件(强大的过滤系统)和知识储备的情况下盲目开缸是要交学费的,这样的人是大有人在的。而一次完美的开缸是养鱼的良好开端,开好缸养鱼就成功了30%。我希望这次课后大家都能学会开缸,都能有一个完美的开缸。 先给大家讲一下什么样的开缸是完美的开缸。我总结了4条标准: - 开缸后水质始终保持清澈,仅在开缸前2-3天允许轻微暴菌
- 毒素指标全程不超过1mg/L,最好能控制在0.5mg/L
- 应该在20天内开缸成功,毒素双零
- 开缸成功下主鱼后,毒素双零保持稳定,不能有任何波动
如何能做到完美开缸,这就要从头说起了。 首先大家要明白开缸的实质是养水,养水的核心是建立硝化系统,培养硝化菌。只有硝化系统完善了才能不断地分解水中的氨和亚硝酸盐等有毒物质,防止这些有毒物质在水中累积,才能养出真正的好水。硝化系统的建立需要时间和过程,其中开缸手法和鱼缸过滤系统的配置是决定硝化系统的建立与完善的最重要因素。 开缸的手法很多,在硬件设施相同的情况下,开缸的手法决定了硝化系统建立的速度以及成败。下面把我的开缸过程告诉大家,并依此为案例分析一下各种因素对于硝化系统建立和完善的作用。 开缸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