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栏爬岩鳅(学名:Beaufortia niulanensis)为鲤形目腹吸鳅科爬岩鳅属的其中一种鱼类,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主要分布在牛栏江流域,其模式产地在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德泽乡。体长可达4.8厘米。
头及体前部平扁,尾柄处稍侧扁。吻端圆钝,边缘很薄。吻长小于眼后头长的2倍。口下位,很小,呈弧形。唇肉质,上唇无明显乳突;下唇中部前缘具较深凹陷把下唇分为2叶,每叶中间各有1内凹。上下唇在口角处相连。下颌前缘外露。上唇与吻端之间具浅而窄的吻沟,延伸到口角。吻沟前的吻褶分为约等大的3叶,叶端圆钝。叶间具2对乳突状的小吻须,口角须1对,稍长于吻须。鼻孔较小,具发达的鼻瓣。眼中等大,侧上位。眼间宽阔,稍凸。鳃裂很小,仅限于胸鳍基部的的背侧。
背鳍基长约等于吻长,起点相对于腹鳍起点至其基部后缘的中点稍后,末端约与腹鳍末端相对。偶鳍宽大平展。胸鳍起点相对于鼻孔和眼前缘之间,外缘弧形,末端伸达背鳍起点的下方。臀鳍基长约为背鳍基长的一半,末端压倒后不达尾鳍基部。腹鳍起点显著在背鳍起点之前,基部背侧具一发达的肉质鳍瓣,左右腹鳍连成吸盘状,连接处后缘完整或仅有一小处缺刻,外缘呈半圆形,末端接近肛门。肛门位于腹鳍基后缘至臀鳍起点间的中点。尾鳍稍长于头长,末端浅凹,下叶略长。
固定标本头背、体背、体侧为灰黑色,腹面淡黄色。头背部无虫蚀黑纹。横跨背鳍起点之前的背中线有2个不明显的褐色横纹,背鳍起点之后的背中线有5个不明显的褐色横纹,背鳍、尾鳍各有1条褐色横纹,臀鳍的褐色横纹不明显。胸鳍腹鳍上具有若干个浅褐色的圆斑。背鳍iii-7;臀鳍ii-5;胸鳍i-27;腹鳍i-21。侧线鳞90—95。体高为体长的15.7%—18.0%,体宽为体长的20.2%-23.0%,头长为体长的19.3%-21.5%,尾柄长为体长的11.4%-12.6%,尾柄高为体长的8.4%-9.5%,背鳍前长为体长的33.7%-35.8%,吻长为头长的51.0%-63.5%。
科学分类
界 | | | | | | | | | | | | | 牛栏爬岩鳅 Beaufortia niulanensis |
二名法:
Beaufortia niulanensis Chen, Huang & Yang, 2009
转自:《维 基 百 科》、《fishbase》,特此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