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块鱼又名“杂食三齿雅罗鱼”、“勃氏雅罗鱼”(学名:Tribolodon brandtii),俗名滩头鱼,为辐鳍鱼纲鲤形目鲤科的其中一个种。在国内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图们江、绥芬河等水系。在国外见于日本、朝鲜、韩国、蒙古、俄罗斯等国。体长可达50厘米。
体长形,稍侧扁,腹部圆,无腹棱。头尖,近锥形。吻尖而稍突,吻长为眼径2倍余。口亚下位,宽而呈弧形;上颌稍长于下颌,下颌前端宽圆。下唇褶宽厚,唇后沟中断,间距宽。眼较小,位于头侧前半部,眼后缘至吻端的距离等于或大于眼后头长。眼间宽而凸,眼间距为眼径2倍余。鳃孔宽大;鳃盖膜在前鳃盖骨后缘之前的下方与峡部相连;峡部窄。鳞较小,鳞片基部无放射肋,边缘呈绒毛状。头部的眶下管与前鳃盖骨的下颌管相连。侧线前部略呈弧形,后部平直,伸达尾柄正中。背鳍无硬刺,外缘平直,位于腹鳍的上方,起点距尾鳍基的距离较距吻端为近。臀鳍位于背鳍的后下方,外缘微凹,起点至腹鳍起点的距离较至尾鳍基的距离为近。胸鳍末端钝,至腹鳍起点的距离为胸鳍长的1/2左右。腹鳍起点稍前于背鳍起点或相对,后缘圆钝,不达臀鳍起点。尾鳍分叉,上下叶约等长,末端钝。
鳃耙短而粗,排列稀。下咽骨呈钩状,前臂长于后臂。咽齿稍侧扁,末端尖而弯,内行齿细尖。鳔2室,后室长,末端尖形,后室长为前室长的2倍左右。肠短,呈前后弯曲,肠长约等于体长。腹膜灰黑色。固定标本体呈灰黑色,腹侧浅色,沿侧线有1浅色纵带;背鳍、尾鳍灰色,胸鳍、腹鳍、臀鳍浅色。性成熟的雌雄鱼均具细小“珠星”,雌鱼仅在眼间及头后有少数“珠星”,雄鱼体背侧也具“珠星”。生殖季节雌雄鱼均具鲜艳的婚姻色。背鳍iii - 7;臀鳍iii - 7—8;胸鳍i - 16;腹鳍ii - 8—9。侧线鳞{[80(11-12-v)/(16-18)]91};背鳍前鳞37—44;围尾柄鳞30—32。第一鳃弓外侧鳃耙12—14。下咽齿2行,2.4(5)—5 (4)?2。脊椎骨4+44。体长为体高的4.0—4.6倍,为头长的3. 7—4. 3倍,为尾柄长的5. 1—5. 9倍,为尾柄高的9. 6—10. 3倍。头长为吻长的2.8—3. 2倍,为眼径的7. 0—7. 7倍,为眼间距的2.8—3.2倍,为尾柄长的1.2—1. 5倍,为尾柄高的2. 3—2. 6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 6—2.0倍。
本鱼是唯一可以生活在海中的鲤科鱼类,仅在沿海水深5公尺,和淡咸水交界处生活,常生活水的中、底层。如遇惊吓则跃出水面。产卵时进行溯河回由,溯河最远不超过250公里。产卵时的最适水温10至17℃。在中国绥芬河每年4月中旬,河流解冻不久,第一批鱼即溯河而上,这批鱼群体数量多,但个体较小,体色鲜红,称之为「金滩头」,第二批5月初溯河而上,个体稍大,但群体数量极少,体色较浅,谓之「银滩头」,第三批5月下旬溯河而上,数量多,个体大,是本于的主要产卵群体,体色较暗,称之为「黑滩头」。仔鱼在河湾肥育,到秋末降河入海。成于鱼产卵后随即返回海中。 杂食三齿雅罗鱼在海中生活时以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在河流下游的食性非常复杂,包括无脊椎动物、蟹虾、田螺、摇蚊幼虫和蜉蝣、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以及藻类等为食。本鱼是鲤科鱼类中唯一在海里生长进行溯河产卵的鱼类,在学术上有一定研究价值。由于滥捕和污染等原因,野生三块鱼现已濒临灭绝,本着保护物种为出发点,研究人员将此鱼进行北鱼南养,扩大其生存范围。人工繁殖试验获得成功,2002年4月至2003年6月共催产亲鱼118组,产卵504万粒,孵化鱼苗334万尾。
科学分类
界 | | | | | | | | | | | | | 杂食三齿雅罗鱼 Tribolodon brandti |
二名法:
Tribolodon brandti Dybowski, 1872
异名:
Leuciscus adele Warpachowski, 1892
Leuciscus brandti Dybowski, 1872
Leuciscus ledae Warpachowski, 1892
Leuciscus schisturus Oshima, 1920
Leuciscus taczanowskii Steindachner, 1881
转自:《维 基 百 科》、《百 度 百 科》,特此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