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鲮(学名:Semilabeo notabilis)为辐鳍鱼纲鲤形目鲤科唇鲮属的鱼类,俗名皇帝鱼、猪嘴鱼、唇鱼、没六鱼、岩鱼。在中国,分布于南盘江、元江等。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香港。体长可达34厘米,为经济性鱼类,栖息在砾石底质的山地溪流。
体长,前部近圆筒形,尾柄部侧扁,腹部平。吻端圆钝,向前突出。吻侧有斜行深沟,从吻须基部直达口角。吻皮下垂且向腹面扩展折转而成为口前室的前壁,其外面有排列整齐的锉状角质突起,边缘完整不开裂,两侧边变宽与下唇相连,口闭合时于口角处形成复褶。口下位,横列。上唇消失。吻皮与上颌分离。下唇很厚,不与下颌分离,向上并向内弯,其外面亦布满排列整齐的角质突起。下唇侧有浅沟,自口角达下唇边缘。下唇角质突起区域向颏后扩展成一三角形的区域。上下颌前缘具角质薄锋,上颌弧形,下颌平直。唇后沟短。无颏沟。眼侧上位,位于头的后半部;眼间宽,稍凸出。须2对,吻须稍短于眼径;口角须极微小,甚至退化。鼻孔位于眼前上方,离眼前缘较近。鳃盖膜在眼后缘之垂线下方连于峡部,其间距约等于眼后头长。鳞片中等大,胸部及腹部的鳞片小且埋于皮下,腹鳍基有狭小腋鳞。侧线前部稍弯,后部几平直。
背鳍外缘深凹形,末根不分枝鳍条最长,约为头长的1.2~1.3倍(成熟雄鱼特长,可达头长的1.8倍),起点在腹鳍基之前,距吻端较距尾鳍基为近。胸鳍长约等于头长,向后伸不及腹鳍基。腹鳍起点约位于背鳍第四根分枝鳍条的下方,末端后伸超过肛门。肛门位于腹鳍基部至臀鳍起点的中点或稍近后者。臀鳍起点位于腹鳍起点至尾鳍基的中点,其后缘内凹,后伸不达尾鳍基,但雄鱼颇接近。尾鳍分叉。下咽齿尖端弯曲。鳃耙侧扁,呈三角形,短而密。鳔小,前室椭圆形,较眼径略大,后室圆锥形,细且短,约等于眼径。肠管极为细长,多次盘曲,长度为体长的12倍左右。腹膜黑褐色。雄鱼吻端有显著珠星。 背部青黑色,腹部乳白,侧面绝大部分鳞片基部有黑色斑点,连成直行的条纹。胸鳍上方有一部分鳞片的斑块特别显著。背鳍及尾鳍黑色,胸鳍及臀鳍微黑。
背鳍Ⅲ-8;臀鳍Ⅲ-5;胸鳍Ⅰ-14~15;腹鳍Ⅰ-8~9。背鳍前鳞14~16;围尾柄鳞16。第一鳃弓外侧鳃耙26~28。下咽齿3行,2·4·5~5·4·2。体长为体高的3.8~5.4倍,为头长的4.4~4.8倍,为尾柄长的5.2~6.0倍,为尾柄高的7.4~8.5倍。头长为吻长的1.6~1.9倍,为眼径的5.1~6.2倍,为眼间距的1.8~2.0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3~1.5倍。唇鲮喜流水,逆急流而上的能力极强。喜夜间活动,惧光,正午阳光直射河面时,有在岩洞中昏睡的习性。
唇鲮栖息于江河的中下层水域,喜活动于急流或有流水的岩洞中,以刮食岩石上的附着藻类为主,也捕食浮游动植物、底栖动物,以及悬浮于水体中的有机物碎屑。2004年,贵州省水产研究所将野生唇鲮引入鲟鱼养殖池中混养驯食,在人工环境下,唇鲮不仅能刮食池壁生长的藻类,也能主动摄食鲟鱼饵料残渣或鲟鱼粪便。分布于越南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珠江水系、元江水系,在贵州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都柳江等水系均有分布。
科学分类:
二名法:
Semilabeo notabilis Peters, 1881
异名:
Amplolabrius mirus Lin, 1933
文章内容转自《维 基 百 科》及《百 度 百 科》。 特此表示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