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巅水草
标题:
观赏鱼的疾病VS预防
[打印本页]
作者:
小丑鱼2013
时间:
2013-3-17 15:10
标题:
观赏鱼的疾病VS预防
二十四、发炎—细菌性败血病(气单胞菌、假单胞菌和其他细菌)
感染的迹象
身体的一部分或整个身体的皮肤上或皮肤下发红。起初鱼的行为举止正常,但是很快鱼体就变得异常,最终会死亡。
感染详述
当水中的废物积累到很高程度的时候,可能使健康的鱼抑制细菌传染的天然防御力被破坏。鱼体上出现分隔开的红色斑块,不做治疗,红斑有可能蔓延并且受感染的鱼迅速死亡。
推荐的治疗方法
保持干净的环境是必要的,这可以影响早期的治疗效果。辅助使用抗体内细菌的处理剂或抗生素,能及时治愈晚期的病例。
二十五、内寄生虫
感染的迹象
感染的最初迹象之一是生长缓慢。某些品种的鱼可能变得消瘦,贴近心脏的部位凹陷,但是腹部膨胀。由于感染绦虫,腹部最终胀破。鱼可以忍受轻微的感染,而养鱼者甚至意识不到出了问题。
感染详述
可能遇到以下类型的寄生虫:刺头虫—这种寄生虫(体长从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吸附在鱼的肠内,经常损害肠内壁,并且使鱼易受其他传染病和寄生虫的影响。它们通过一串小钩子将自己挂在肠内壁上,通过它们整个身体表面吸食食物。成虫产的卵被鱼排泄出来并孵化出幼虫,幼虫生活在桡足类动物身上。由于它们是很多鱼类最喜欢的饵料,特别是丽鱼科鱼类,因为幼虫就被带到肠内,在那里它们长成。一定要丢弃带红斑点的钩虾,这些红斑点是刺头虫的幼虫。绦虫—绦虫是典型的扁平的缎带状体形,有些品种可达几米长。它们用吸盘或者用钩子,或者两者并用,使自己贴在寄主鱼的肠内或腹内。某些绦虫在幼虫时寄生在一种鱼的腹内,被吃掉以后,在成虫时寄生在比较大的鱼的肠内。大多数绦虫的生活周期包括产卵(有时在废弃的体节内),卵排出寄主体外进入越来越复杂的幼虫期。桡足类动物剑水蚤和颤蚓都是潜在的绦虫幼虫携带者。用这些活饵料喂鱼总是有风险的,因为它们通常是从有鱼生活的水里收集来的。有些品种的绦虫在水鸟或哺乳动物体内达到成虫期,仅寄生于作为生长周期中的中间寄主的鱼类中。不同品种的绦虫有所不同。总体上,它们在水族箱鱼类里是难以受欢迎的。线虫—线虫是无节虫,长度从不足1毫米到9米不等。在各种寄生的线虫的生长周期里,鱼可以是最终寄主也可以是中间寄主。如果鱼体内藏匿成虫,那么通常在肠内发现它们。幼虫期通常是以在=肌肉里或内脏器官里形成囊状的结节出现,结节达1毫米宽。很多寄生的线虫侵害野生鱼类,在水族箱里仅能遇到少数几种线虫,它们中值
得注意的是毛细线虫和驼形线虫。行毛形线虫寄生于兵鲇科鱼类和丽鱼科鱼类中,如大神仙鱼和七彩神仙。成虫1~20毫米长,依品种而不同,生活在肠内。它产出大量的卵,卵随排泄物排出,在显微镜下可以辨认出来。驼形线虫是一种鲜红色的线仅几毫米,寄生于水族箱鱼类的直肠内,尤其是花鳉科鱼类如孔雀鱼和楔孔花鳉鱼。它用头上的微小的“颌”夹紧肠内壁,从寄主身上吸食血液和组织液。有时候能看到成串的鲜红虫子从休息着的鱼的肛门处伸出来,这种情况在雌性孔雀鱼身上尤为明显。在显微镜下对排泄物的涂片进行检查可以看到驼形线虫产出成千上万条微小的活幼虫。鱼的脊椎明显弯曲,示意着它已受到驼形线虫感染。肠吸虫—鳃吸虫和皮肤吸虫都是吸虫,如指环虫和三代
虫,是鱼类的外部寄生虫(所谓的体外寄生虫),在它们的生活周期中只有一个寄主。生活在鱼类体内的吸虫(所谓的体内寄生虫),通常有复杂的生活周期,包括几个寄主,如水鸟和螺,鱼可能是成虫的寄主,或者是多个幼虫期之中的一个幼虫期的寄主。例如血液吸虫、血居吸虫,作为成虫生活在自由游动的鲁鲤科鱼类的鳃部血管里,但是很少生活在水族箱鱼类里。卵寄宿在毛细血管里,对身体的任何器官都能造成很大的伤害。水螺扮演的是生活周期中的中间寄主。另一方面,复口吸虫在水鸟的肠内长成成虫,但是生活周期中的一个幼虫期—后囊蚴,在鱼的眼睛里形成虫白内障。大多数轻度吸虫感染不会对鱼造成不幸。
推荐的治疗方法
严重的体内寄生虫感染很难治愈。某兽医的药品值得一试。如吡喹铜和左旋驱虫净10毫克/升,使用12~24小时,先使用试验剂量,个别品种的鱼可能显示过敏。对大多数的病例,预防远比治疗更恰当,尤其是对那些中间寄主很容易转移的寄生虫!
作者:
东北神龍
时间:
2013-3-18 17:06
先顶再看
作者:
CaptainFeng
时间:
2016-11-23 17:50
先顶再看
欢迎光临 龙巅水草 (http://shuicao.longdi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