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巅水草
标题: 山西吕梁特产“张氏鱥” [打印本页]
作者: 菠萝兔 时间: 2021-3-29 00:07
标题: 山西吕梁特产“张氏鱥”
张氏鱥(学名:Phoxinus tchangi)为鲤科鱥属的鱼类。分布于中国以及蒙古等国(未证实),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中国。为生活于山溪间的小鱼,常群集于流速慢的清水中。7~8月为产卵期。卵浅黄色,怀卵量400~450粒。多分布于山西省吕梁山西侧兴县蔚汾河(黄河水系)及北京市延庆县。为纪念中国鱼类学家张春霖教授(1897—1963)而定为此种鱼之种名。
体长形,稍侧扁,背鳍始于体正中点稍后方(距吻端约为距尾鳍基1.2倍); 腹鳍始点处体高最大,向前、向后渐低; 体长为体高5~5.8倍,为头长4.1~4.4倍,为尾柄长4.2~4.8倍; 头长为眼径3.6~3.8倍,为吻长3.7~4.5倍,为眼间隔宽3.3~4.1倍,为尾柄长1.1~1.2倍;尾柄长为尾柄高2~2.2倍。头稍短。吻不突出,小鱼吻长小于眼径,大鱼吻长渐大于眼径。眼侧位,位于头前半部。鼻孔位于吻后半部,前、后鼻孔间瓣状突显明且呈半圆管状。眼间隔宽坦。口斜形,浅圆弧状。唇薄; 下唇后沟中断。鳃孔大,侧位,腹侧左、右孔不连。
鳃耙短稀。下咽齿主列齿上端略呈钩状,内行齿尖直且细短。肛门约始于腹鳍与臀鳍始点的正中间,肛门突起呈长椭圆形; 雄鱼的生殖突细尖,雌鱼的不发达。鳔2室,中间缢隘部,长为高约2倍。肠短于体长。 鳞很小,除头部外,体全有鳞; 鳍无鳞(尾鳍基除外),偶鳍基有长腋鳞。侧线完整,侧中位,中部稍低。 背鳍上缘近圆弧形,第2分支鳍条最长,始于腹鳍基稍后方。鳍条伸达臀鳍基后部上方。臀鳍约始于背鳍基后端的下方,形似背鳍而较短。胸鳍侧下位,圆刀状,伸不到腹鳍始点。腹鳍距吻端较距尾鳍基略近,亦圆刀状,略伸过肛门。尾鳍后端凹叉状,叉深不及尾鳍长的1/4,叉后端钝圆形。 体背侧灰黑色,腹侧白色,体侧沿侧线较暗呈纵带状,自头后缘到背鳍基沿背中线似黑粗纹状。腹侧沿腹中线亦较暗且在胸鳍、腹鳍基间有4~5条暗色短纹。背鳍、尾鳍与胸鳍稍灰暗,腹鳍与臀鳍白色。
科学分类
二名法:
Phoxinus tchangi
Chen, 1988
转自:《维 基 百 科》、《鱼类百科》,特此感谢。
作者: 菠萝兔 时间: 2021-4-1 00:29
找不到该鱼的照片。
欢迎光临 龙巅水草 (http://shuicao.longdian.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