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巅水草
标题: 远销海外的“宽口光唇鱼” [打印本页]
作者: 菠萝兔 时间: 2020-9-30 22:18
标题: 远销海外的“宽口光唇鱼”
宽口光唇鱼(Acrossocheilus monticolus)属鲤形目,鲤科,光唇鱼属。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长江中上游等地区,体长可达17.5厘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宜昌。
体长,侧扁,较高,头后背部稍隆起呈弧形,腹部圆。头较小,呈锥形。吻较突出,前端稍尖,吻皮止于上唇基部,吻侧在前眶骨前缘处有一道沟。口下位,较宽,横裂状。下颌无角质边缘。唇简单,上唇紧贴在上颌外表;下唇分为两侧叶,呈肉状凸起。有须2对,吻须颇小,颔须稍长且粗壮,后伸可达眼前缘。眼中等大,侧上位,眼间稍呈弧形。鳃膜在前鳃盖骨下方,连于鳃峡。鳃耙短小。下咽齿侧扁,末端呈钩状。背鳍外缘稍外凸。背鳍起点在吻端至尾鳍基部距离的1/2处或距吻端稍近。最后一根不分枝鳍条较软,且不显著变粗,后缘光滑。胸鳍末端稍尖。后伸不达腹鳍基部。相隔约3-4个腹鳞。腹鳍起点与背鳍第二根分枝鳍条基部相对。后伸不达臀鳍基部。臀鳍起点至腹鳍基部与至尾鳍基部的距离约相等。后伸可达尾鳍基部。尾鳍分叉,上、下叶等长。
鳞中等大。胸部鳞片稍小。腹鳍基部有腋鳞。背,臀鳍基部均有很低的鳞鞘。侧线鳞较平直。肛门位于腹鳍起点至臀鳍起点的中点,雄鱼肛门前缘有一向后延伸的突起。雄**殖季节珠星特别明显,从吻端到前鳃骨之间的下方有2行颗粒状白色球星。近前者较大。前眶骨下方常有许多较小的珠星。生活时体侧有7—8个垂直黑色条纹,有时不明显。近鳃盖后缘的体侧上有一新月形的紫黑色斑块。头、腹部、胸鳍、腹鳍和臀鳍为灰黑色。背鳍和尾鳍为浅灰黑色。尾鳍上、下边缘黑色,中部黄绿色带灰色,末端略带浅红色。在福尔马林液中浸泡l一2小时后即退色。
长为体高的3.06~3.3(平均3.18)倍,为头长的4.45~4.85(4.65)倍,为尾柄长的6.35~6.58(6.46)倍,为尾柄高的7.6~8.75(8.17)倍。头长为吻长的2.67~3.05(2.86)倍,为眼径的4.13~4.5(4.31)倍,为眼间距的2.25~2.76(2.50)倍。背鳍条3,8;胸鳍条1,15;腹鳍条1,8;臀鳍条3,5。鳃耙18。下咽齿3行,2.3.5一5.3.2.。侧线鳞40(6.5~7)/(4~4.5~V);背鳍前鳞13;围尾柄鳞16。
生活在淡水中,喜栖息于石砾底质、水清流急之河溪中,常以下颌发达之角质层铲食石块上的苔藓及藻类。每年6-8月在浅水急流中产卵。为产区的小型经济鱼类,肉鲜美。卵有毒,误食会引起腹泻、腹痛、头晕、呕吐等中毒症状;猫、鸡等动物食鱼卵会引起死亡。长时间加热能将毒素破坏。因体色鲜艳,在浙江选取3.5厘米的同类幼鱼出口外销,作为观赏鱼类,每年出口2-3万尾,创值相当可观。宽口光唇鱼个体小,数量较少,食用价值不大。
分布于长江中上游河段等地区。在涪江下游宽口光唇鱼的产卵时间为4—5月,自然产卵水温为17℃—23℃。产卵场位于底质为卵石和砾石的浅水滩,分散产卵,卵弱粘性,金黄色,沉性,卵径1.55—2.11mm,卵膜外径2.27-2.55mm。在水温19.5—21.2℃条件下,胚胎从受精到孵化出膜共历时56h30min,初孵仔鱼全长6.0-6.2mm,肛后长/全长=24.14%,卵黄囊前部为膨大的球形,后部为均匀的棒状。
科学分类:
界 | |
| |
| |
| |
| |
| |
| 宽口光唇鱼 Acrossocheilus monticolus |
同种异名:
Crossocheilus monticola
Günther, 1888
Crossochilus monticola
Günther, 1888
文章内容转自《维 基 百 科》及《百 度 百 科》。
特此感谢。
作者: 菠萝兔 时间: 2020-10-1 20:33
宽口光唇鱼和虹彩光唇鱼比较像,经常容易混淆。一般来说,宽口光唇鱼身上黑纹细黄纹宽,虹彩光唇鱼正相反,黑纹特别宽,黄纹比较细(见下图)。
欢迎光临 龙巅水草 (http://shuicao.longdian.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5 |